关闭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公司简介 >> 员工之家 >> 感悟人生>>

“鲶鱼效应”的启示

挪威的一家远洋捕捞公司一直无法解决冷冻沙丁鱼鱼肉的味感问题,消费者抱怨公司出品的鱼罐头毫无鲜味。公司知道这是冷冻鱼的通病,于是添置水槽存放捕捉的鱼,保持它们活着上岸直到制罐为止,可使市场反应仍然不佳。公司研究后发现这是因为存放到水槽里的鱼不喜欢游泳,而半死不活的鱼和冷冻的鱼一样丧失鲜味。专家们想尽各种方法,搅动槽水,注入氧气,多添饵料,强光刺激等,都没法使鱼欢游起来,一个管理学教授几年后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办法很简单:他建议在每个水槽里放进一条小鲶鱼。原本懒洋洋的鱼一见鲶鱼的威胁立即迅速地游动起来,避免被鲶鱼掳掠。处理效果出奇地好,这个鱼槽被搞“活”了。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一些聪明的企业经营者从中受到启示,把“鲶鱼效应”引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鲶鱼效应”是一种竞争效应,它生动地向人们展示了竞争对发展的促进作用。泰国著名的民营企业家马志联就深深地懂得这一点。他从生产泰式香肠起家,不到十年时间,使两千家同类小企业挤得只剩下500家,形成了横跨7个行业的梭坤敬企业集团公司。这时,马志联开始调整策略了:他要叫这500家活下去,既不能让他们大得吃掉自己,也不能让他们垮掉是自己成为一匹孤马。在他看来,企业始终要面向市场参与竞争,不竞争就是“死亡”。所以,他要留下500个竞争对手,强迫自己继续和他们保持竞争的态势,使他的企业从竞争中增强活力。

“鲶鱼效应”是一种压力效应。水槽中的鱼因为有了鲶鱼的压力而产生活力。一个高明的厂长经理就要学会把自己变成“鲶鱼”,从而对自己的员工产生压力。世界汽车巨子、美国克莱斯勒公司总裁艾克卡就是“鲶鱼效应”的成功应用者。1979年,由于世界汽油市场价格上涨一倍,整个汽车行业面临严重危机。当年,公司亏损1.6亿美元,到1980年,亏损竟达17亿美元。面临困境,艾克卡采取了裁员及减薪等一系列措施。艾克卡从自己做起,一开始就把自己的年薪降到1美元,以此表明他在企业困难时与职工共度难关的决心。领导的表现在员工中产生了一种无形的影响力和压力,1700名高级职员全部降薪,工人工资从原来的每小时20美元减至17美元。这样做,不仅没有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反而激起了员工为扭转公司亏损局面而拼搏的责任感。1982年克莱斯勒的经营有了转机,1983年一月而盈利9.25亿美元,原先由7.5美元降到3.5美元的股票陡升至35美元,克莱斯勒终于度过了难关。

“鲶鱼效应”还是一种紧迫感效应,这种紧迫感是逼出来的。水槽中的鱼懒得动是因为没有被逼的紧迫感,鲶鱼一来,这种紧迫感便产生了,企业管理也是一样,当员工少有紧迫感的时候就要逼一逼。美国麦克唐纳公司的扭亏就是逼出来的。克罗克是美国著名的大企业家,被企业界誉为没有国界的“麦克唐纳帝国”的国王。有一段时间,麦克唐纳公司出现严重亏损,克罗克发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各职能部门的经理们官僚主义严重,很多人习惯于靠在舒适的椅背上指手画脚,把许多宝贵的时间都耗费在抽烟和闲聊上。于是,克罗克想出了一个“绝招”,将所有部门经理的椅背锯掉,逼他们离开了椅子。开始,大家都骂他“疯子”,不久,许多人悟出了克罗克的一番苦心,纷纷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以他们的模范行为带动和影响职工齐心协力工作,很快使公司扭亏为盈。

 

                                      摘自——97.10《商界》

 

 

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都应时刻具有危机意识,不断的学习,持续的进步!